隨著食品法規的不斷正規化、嚴格化,學會看標簽選食品,特別是細看營養標簽,才是保障自己權利的不二法門。那么,食品標簽應當如何讀呢?雖然項目很多,重點無非以下七個方面,不妨按以下項目逐一細看。
1、看食品名稱(類型)
標簽上必然會標明食品的名稱或類型,而且這個名稱必須是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所許可的規范名稱,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如果食品名稱是企業自己“創新”的,那就要用同樣的顏色和字體,在旁邊標注規范的名稱。
2、看配料表
食品的營養品質,本質上取決于原料及其比例。按法規要求,含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
3、 看食品添加劑
目前,我國對食品添加成分的標注也越來越嚴格了。按國家標準,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劑都必須注明在配料表中,即便消費者不認識也沒關系——通常我們會看到“食品添加劑:”或“食品添加劑()”的字樣,而冒號后面或括號里面的內容,就是食品添加劑了。因為添加劑的使用量都非常小,低于1%,所以它們“排名不分先后”。
4、看營養成分表
對很多食物來說,營養素是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而對于以口感取勝的食物來說,也要小心其中的熱量、脂肪、鈉含量等指標。按我國食品標簽相關法規,每一種包裝食品都必須注明五個基本營養數據,包括食品中所含的能量(俗稱熱量、卡路里)、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鈉的含量,以及這些含量占一日營養供應參考值(NRV)的比例。
5、看產品重量、凈含量或固形物含量
有些產品看起來可能便宜,但如果按照凈含量來算,很可能會比其他同類產品反而昂貴。
6、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和保質條件
保質期指可以保證產品出廠時具備的應有品質,過期品質有所下降,但很可能仍然能夠安全食用;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則表示過了這個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
7、看認證標志和產地信息
很多食品的包裝上有各種質量認證標志,比如有機食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食品標志、原產地標志、ISO認證標志、QS或SC標志等。QS或SC標志是所有食品市場準入標志,沒有它的食品就不能在超市銷售。有機、綠色和無公害標志代表著產品的安全品質符合相關標準,特別是在農藥殘留方面有一定優勢,但不代表營養品質更好。原產地標志代表產品出自最佳產地,能達到這個產地所出產的知名農產品的應有品質。
ISO認證標志代表著企業的管理質量,表明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較強,有利于預防生產事故和不合格產品的出現,但與營養價值沒有關系。
此外,還有很多信息可以進一步了解,比如產品的執行標準號,產品的食用說明,食物過敏原信息,產品的產地等。產地不同,環境質量就可能不同,食品的安全性和感官品質也就不同。標準不同,產品的品質也就會有很大差別。
食物過敏原也很重要,雖然大部分人并沒有明顯的食物過敏,但對少數人來說,含有過敏成分很可能會讓他們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食物標簽中標示可能引起食品的過敏原食材,包括花生、堅果、大豆、牛奶、雞蛋、甲殼類、魚類、面筋蛋白(麩質)等。
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