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聞媒體針對“反式脂肪酸”、“氫化油脂”等概念進行了報道,并錯誤地把烘焙糕點類產品的相關原料(起酥油、植脂奶油等)直接等同于反式脂肪酸,如此認知片面、失實報道引起了消費者恐慌,給行業及相關企業造成了不良影響及巨大的損失。
一、食品行業為什么要使用氫化油脂?
我們大家知道,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們日常所需的三大基本營養素。
最早開始,一些加工食品因特性需要使用動物油脂作為其脂肪來源,但是后來專家發現,動物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因含膽固醇會對心臟有害,因此開始考慮用植物油(不含膽固醇)替代,但植物油大都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易被氧化變質,無法長時間儲藏;正常為液態,不利于食品特性需求。
因此采用氫化工藝使植物油脂成為固態或半固態,優點是抗氧化穩定性好,儲存期長,既能滿足加工需求,又因不含膽固醇,避免了對心臟的危害。從此氫化油脂開始在食品行業廣泛采用。
二、氫化植物油脂不等于反式脂肪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專家發現植物油脂經氫化后會產生部分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會提高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危險性與飽和脂肪酸相似。同時還會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DL)膽固醇,影響健康。
為了克服這一危害性,近幾年我國許多正規油脂生產廠家紛紛采取有效措施、改進生產工藝,生產低反式脂肪酸含量或基本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油脂。
如油脂生產企業目前大多使用棕櫚油作為氫化油的原料,使氫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非常低。
同時還可以通過采用酶法或化學脂交換、產品配方調整、分提技術、改進氫化工藝等技術降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另外植物油的氫化工藝有部分氫化和極度氫化的區別,經過極度氫化的氫化油幾乎不含反式脂肪酸。因此,不應該把氫化油脂等同于反式脂肪酸。
三、認識與思考
1、國際上對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是簡單禁止食用,而是依據本國的反式脂肪酸攝入情況來設定反式脂肪酸的限量標準或標簽標示要求。
2、目前國際上規定反式脂肪酸標簽標示要求的國家尚為數不多,僅有丹麥、瑞士、美國、加拿大、奧地利、巴西、韓國、日本、新加坡中國及中國臺灣和香港等,設定反式脂肪酸限量標準的國家更少。許多國家包括歐盟仍處于研究討論之中。
3、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
4、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強制規定在食品標簽上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這樣做的目的是告訴消費者,反式脂肪酸吃多了不好;但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等于有毒、有害食品,并不是說標簽上有反式脂肪酸就表示這個食品不能吃了。主要是給消費者提供信息,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消費。
5、過分強調反式脂肪酸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人們可能攝入的飽和脂肪酸比反式脂肪酸要多得多。不能因為強調了反式脂肪酸而忽視了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最重要的是控制總脂肪的攝入總量。《中國營養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不能食用超過25克油;總脂肪的攝入量要低于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即總脂肪攝入量低于65克。
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